2012年11月29日 星期四

許多人認為財富與成就成正比,財富越多越有成就......

        現今社會,許多人認為財富與成就成正比,財富越多越有成就。


     
成就高的定義,應為受到社會大部分人的尊重和認同。而從古至今,人們普遍都認為真正的財富就是由使用價值構成的,亦即是認為財富是由貨幣或金銀構成,或是屬於自己的貨物,並是貿易的生命。故此若某人的「財富」越大,所換購的物品就越多。而換購回來的物品有助他從事更大,及更繁重的業務。自然就會令他在社會中的地位與知明度提高,並為他帶來更多的追隨者,受到別人的尊重和認同。

   
由此看來,財富與成就是成正比的。

隨着年代的更替,我們慢慢地不只是盲目地追隨着冰冷的紙錢,開始關注着人的品行與行動。我們不會去將那些「富豪」像神話般看待,反而去留意着他們的一言一行,並特別重視他們的發奮史。靠着自己一雙手創業的人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認同,靠着父母一輩的努力而不勞而獲的人,若此人本身平碌無為的話,儘管能做到富可敵國,卻不會受到別人的認同,而像這麼樣的人成就會高嗎。由此可見,錢財並非與成就成正比。

現今社會中,備受認同的人,並不全是富豪,例如昂山素姬和德蘭修女,兩人分別於1979年及1991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她們的財富絕不多,可是卻得到世人的尊崇。這不正是用自己的精神和意念換來世人尊重的例子嗎同類的例子還有很多,在香港有沙士期間殉職的謝婉雯醫生,在科研上有愛因斯坦、居里夫人等鼎鼎大名的科學家等。那怕他們的財富不值一提,但又有誰敢輕視他們的成就試想想,如果比爾蓋茨不作任何捐助,李嘉誠不成立任何慈善基金會,甚至貪贓枉法,你還會認為他們的地位超然嗎?

由此可見,社會地位的高低,並非由財富的多寡決定,而是取決於一個人的行為,只有為他人,為社區奉獻的人,才真正擁有崇高的社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